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作者:交匯點 顧敏 發布時間:2025-06-04 瀏覽次數:2108
交匯點訊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
陳某與郭某婚后因不孕癥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并銷毀剩余胚胎。
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心拒絕,理由是陳某死亡時,陳小某為體外受精胚胎,不屬于遺腹子女范疇,不符合《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中供養親屬定義,社保中心作出《不予支付決定書》。陳小某不服,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未成年人權益應平等保護,不因孕育方式差異而有別。陳小某通過胚胎移植出生,與遺腹子一樣,屬于依賴職工經濟供養的子女,因父親去世失去經濟支持,符合供養親屬撫恤金制度救濟 “持續性供養關系中斷” 的情形。因此,法院判決陳小某屬于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應享受撫恤金待遇,支持了陳小某的訴訟請求。
本案以行政判決明確,胚胎移植技術出生且在職工工亡后出生的子女,依法享有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普及的當下,部分法律法規難以及時覆蓋新興醫學實踐帶來的新問題。本案從工傷保險制度立法目的出發,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生命尊嚴的前置性保護及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完善了司法裁判規則,保障了此類未成年人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彰顯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司法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