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參與+巡回審判”,這起糾紛就地化解
作者: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 張麒兵 發布時間:2025-09-25 瀏覽次數:2184

近日,淮陰法院劉老莊法庭在審理一起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案時,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參與案件調解工作機制,同時通過巡回審判方式最終成功讓雙方和解并現場兌現。
顧某某為獲取玉米芯作柴火,主動到同村高某某家義務幫忙為其玉米脫粒,過程中左手食指不慎被機器損傷,花費醫療費5萬余元。顧某某索賠14余萬元,高某某則以對方系主動前來且主要為獲取玉米芯為由拒絕賠償。因雙方對義務幫工受傷的責任認定存在分歧,多次協商未果,顧某某遂訴至淮陰法院。
為更好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法庭積極對接人大開展“人大代表工作室聯動法院巡回審判”活動,將庭審現場搬進該村的黨群議事會。
在巡回審判基礎上,法官與人大代表深入開展調解工作,法官向村民講解義務幫工中的法律責任和權利義務,人大代表從情、理、法多角度耐心疏導,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高某某一次性賠償顧某某各項損失共計4.5萬元,雙方握手言和,鄰里關系也得以妥善修復。
據悉,今年以來,淮陰區人大與淮陰區法院聯合開展人大代表參與案件審理“訴轉調”工作機制。法院主動與轄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對接,將案件基本情況和化解難點反饋給人大代表,邀請熟悉村情民意的代表參與化解。借助人大代表“人熟、地熟、事熟”優勢,共同開展工作,形成解紛合力,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為鄉村和諧穩定貢獻了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