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0月20日電10月20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全省法院金融商事審判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據統計,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全省各級法院新收一審金融商事案件66萬余件,涉案標的額超5600億元;審結一審金融商事案件61萬余件,涉案標的額近5100億元。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民間借貸、金融借款合同、保險、追償權及融資租賃合同糾紛等領域。

精準司法施策 引導金融活水潤澤實體

江蘇省高院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出臺《全省法院服務保障金融強省建設十六條司法措施》等專項司法政策,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服務高質量發展。同時,依法支持融資租賃、保理、票據等供應鏈金融模式健康發展,穩妥認定以知識產權、未來債權、數據產權等新型擔保的法律效力,助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在規范金融市場秩序方面,全省法院堅持“穿透式審判”思維,準確認定復雜交易下的真實法律關系,依法否定規避監管、進行制度套利的金融違規行為,嚴防資金脫實向虛。例如,在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嚴格把握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金融機構質價不符的服務費依法不予支持,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強化權益保護 營造公平透明市場環境

江蘇各級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理念,嚴厲打擊證券違法行為,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在一起投資者訴某銀行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中,法院明確“賣者盡責”是“買者自負”的前提,認定銀行未履行適當性義務應承擔賠償責任,有效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化解涉企糾紛方面,全省法院堅持糾紛化解與企業紓困并重,通過調解、第三人擔保、分期履行等方式,助力民營企業渡過難關。例如,連云港法院在審理某服裝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中,積極促成案外人提供擔保并達成調解協議,既保障了銀行債權,又維護了企業正常經營。

筑牢安全屏障 協同治理防范化解風險

江蘇各級法院牢固樹立協同治理理念,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協作,健全信息共享、風險防控、糾紛化解等機制。江蘇省高院與江蘇省委金融辦簽訂《地方金融與司法協同治理框架協議》,與江蘇證監局聯合印發協同工作意見,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在運用破產程序化解風險方面,全省法院健全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救治機制,2024年先后推動3家A股上市公司脫困重生,有效維護了債權人及投資者權益。同時,持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專項整治,依法打擊“套路貸”、偽私募、不法貸款中介等違法行為,推進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常態化。

創新解紛機制 提升金融審判質量效率

江蘇各級法院大力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探索形成“金融糾紛漏斗式化解六步法”“證券群體性糾紛立體化解集約解紛機制”等創新做法。南京中院設立“寧法挺您”證券融合法庭,打造證券糾紛化解“三把金鑰匙”,相關機制獲評投資者保護創新示范案例。

在典型案例部分,江蘇省高院發布了涉及證券虛假陳述、金融機構適當性義務、知識產權質押、票據追索、融資租賃等領域的9件案例。這些案例體現了法院在保護合法權益、規范市場秩序、促進金融創新、防范化解風險等方面的司法導向,為同類案件審理和市場行為規范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