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三步走”,重續企業“生命線”
作者: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法院 張珊 發布時間:2025-11-10 瀏覽次數:3423
“公司賬戶被凍結,資金流斷了,眼看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電話里,天天公司(化名)的負責人語氣中充滿了焦慮與無奈。作為一家擁有“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無錫市創新型中小企業”等多重光環的創新型公司,彼時卻因股東間的糾紛深陷訴訟漩渦,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經營與發展。
大強公司(化名)系天天公司的大股東,2023年以來,因股東之間產生糾紛,大強公司一連提起數起訴訟,并申請凍結了天天公司的銀行賬戶。賬戶被凍,意味著采購、研發、員工薪酬等日常運營可能陷入停滯,苦心經營的技術團隊和市場可能頃刻瓦解。這對于正在快速發展中的天天公司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一紙判決容易下,但一家優質的高新技術企業可能就此垮掉。”承辦法官一邊翻閱卷宗,一邊感慨道。為了兼顧雙方的權益,盡可能降低訴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承辦人沒有就案辦案,而是決定采取置換擔保、高效審理、引導協商的“三步走”工作方法。
第一步:置換擔保,疏通“金融血脈”。“我們理解貴司希望通過保全維護自身權益的考慮,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凍結天天公司的銀行賬戶如同扼住了它的‘喉嚨’,天天公司若因此出現經營困難等問題,也會影響后期你們債權的實現。”法官耐心向大強公司負責人解釋道。
“我們是否可以提供公司其他等值的擔保物來替代公司的基本銀行賬戶呢?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影響。”同時,在審查保全必要性時,法官建議天天公司選擇對企業生產影響較小的財產來進行置換擔保,最大限度保留企業的“造血能力”。經多輪協商,天天公司最終成功提供了替代擔保,經大強公司同意,法院第一時間解除了對天天公司銀行賬戶的查封,確保其企業現金流的恢復。
第二步:綠色通道,按下審理“加速鍵”。為避免訴訟周期過長給企業帶來“二次傷害”,法院對此系列案件開啟“綠色通道”,按照快審快結原則,高效審理該批案件。綜合各方證據后,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判后雙方均服判息訴。該系列案件的高效審理切實減輕了企業訴累,大幅縮短了債權實現時間,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
第三步:引導協商,搭建“解結”橋梁。“公司僵局,根在內部。”股東間的對抗若持續升級,只會兩敗俱傷。案件審結后,承辦人主動同雙方進行溝通,并建議后續企業股東間出現爭議矛盾時,可優先嘗試通過董事會、股東會等內部治理機制進行協商,這樣既有利于避免沖突公開化,保留合作基礎,也有利于維持公司正常運營,避免因矛盾升級導致經營停滯。
近日,天天公司負責人特意趕至惠山法院,向承辦法官贈送了錦旗及感謝信,對法院高效審理涉企糾紛、保障企業合法權益表達誠摯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