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沛縣綜治中心,入口處“沛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標識格外醒目。作為沛縣法院推動司法服務前移、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的關鍵一步,訴訟服務中心入駐半年來,已實現民事立案登記、訴訟咨詢指導、指導調解、訴調對接、訴前財產保全、司法確認、涉訴信訪登記接待等多項工作的實體化運行,成功將司法力量延伸至社會治理前沿,為群眾構建起一個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

沛縣綜治中心大廳寬敞明亮,區域布局合理,地面指引標識清晰,服務窗口井然有序。在接待服務方面,中心配備專職人員在入口處提供咨詢引導,并設有智能取號終端,來訪群眾可通過高清觸摸屏選擇民事立案、起訴材料收轉等業務類型,系統自動匹配最優窗口并生成電子排隊號,實現“即到即辦、精準分流”。訴訟服務中心科學劃分為訴訟服務、審前調解和速裁快審三大功能區,集成立案登記、委派調解、指導調解、審前調解、司法確認、速裁快審六大職能,通過與綜治中心各部門協同聯動,為當事人提供從調解、立案到司法確認、速裁快審的“一站式”訴訟服務,確保全流程高效運轉。

此外,沛縣法院還組建了專業工作團隊,選派高素質員額法官、經驗豐富的干警及調解員,成立常駐審判團隊、訴訟服務團隊和審前調解團隊,在轄區范圍內提供專業化法律服務。

“原本以為必須專程從外地趕回來,沒想到現在這么方便,線上就能把問題解決,太感謝法官了!”一位當事人在線上調解成功后由衷感嘆。11月3日剛上班,入駐綜治中心的法官就收到一起勞務合同糾紛。鑒于案情清晰且雙方均在外地,法官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通過人民法院線上調解平臺,僅用30分鐘就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在線簽署,實現了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務。

沛縣法院立足“便民高效、智慧精準、安全可靠”的目標,深度融合“互聯網+調解”模式,全面推廣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應用,開展“總對總”委派調解,并推動綜治中心網絡平臺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互聯互通。通過“一案一空間”模式,實現網上調解、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網上退費等便民服務“一網通辦”、“一站通辦”,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互聯網+”的便捷與高效。

“我腿腳不便,原以為這場官司要跑好幾趟、等好幾個月,沒想到法官當天就調解成功了,真是幫了大忙。”近日,訴訟服務中心受理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經調解員前期溝通,案件具備進一步化解的基礎,隨后承辦法官接手處理。結合案件證據,法官耐心釋法明理,最終實現當天收案、當天結案,從實質上化解了矛盾,有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贏得雙方一致好評。

在縣委、縣委政法委的統一領導下,沛縣法院派駐法官團隊依托綜治中心平臺,與公安、司法、勞動仲裁、調解委員會、街道社區等基層治理組織緊密協作,并與民政、住建、人社、婦聯等部門保持常態化聯動,廣泛吸納社會力量,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多方參與、司法推動”的多元解紛機制,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

便捷高效的功能布局、精準智能的線上服務、協同聯動的解紛機制,共同構成了沛縣法院多元解紛的新格局。立足這一堅實基礎,沛縣法院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為導向,持續將綜治中心打造為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前沿陣地,不斷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終端裁決”向“前端防控”延伸,努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與群眾滿意度,用司法的速度與溫度,奮力譜寫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沛縣新篇章。